关注育才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校园文学 >

“裸课”:回归教育原点的“一堂好课”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

点评:

 

       学习,思考,生成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路径,集团学科引领人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廖智慧老师对“裸课”主题的学习、反思与见解,想必教师们会很有兴趣。希望我们的微信平台不仅成为传递正能量的平台,更要成为观点交流、思想碰撞的舞台。谢谢廖老师!

(郭跨存)

 

廖智慧老师近照

 

       今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特聘教师张祖庆先生的一篇关于“裸课”的文章在教师群体中广为流传,并引发多方媒体关注。何为“裸课”?从张祖庆先生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这样大致勾勒一下:一人、一黑板、一粉笔、一群学生,不过分借助现代手段,不预演、不雕琢,真实地呈现教学过程,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性。简而言之,这是原生态的课,是属于学生的课。

 

       这让笔者不禁想起前些年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一文中谈到的“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意义,扎实;有效率,充实;有生成性,丰实;有常态性,平实;有待完善性,真实。可以说,“裸课”与“一堂好课”的标准有着内通性的一致,“裸课”是对“一堂好课”的呼应,“裸课”就是回归教育原点的“一堂好课”。

 

       张祖庆先生倡导“裸课”,原本是针对公开课过度“磨课”而言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师的公开课,似乎成了表演课,一次又一次地“磨课”、预演,最后作一次富丽堂皇的呈现。这样的公开课,听课教师好评如潮,授课教师叹催人老,课堂知识回炉重造——很多知识学生压根没整明白。这完完全全是一堂属于教师个人精致表演的课。这样的课大家心照不宣。所以,我们的公开课是公开课,常态课是常态课,没有哪位教师会把公开课上成常态课,也不会有哪位教师像上公开课一样去上每一节常态课,除非是在为公开课“磨课”。

 

       当然,张老师在这里并不是要一棍子把“磨课”打死。事实上,我们也非常清楚,“磨课”对于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不二法门”。试想,哪位优秀教师不是“磨课”磨出来的?“磨课”可以说是基本的“入格”训练,这一关都过不了的教师,其课堂的粗糙性可以想见。所以说,尚未“入格”的青年教师应多“磨课”,这应该没错。问题是,我们不能在精致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丢失了真正的本质。现在的诸多“磨课”,大有这种味道,而且渐行渐远,成了主流,成了追求。

 

       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从来就是不断改正、纠偏的过程。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从传授到引导,这是一次理念的改正。从散漫教学到模式教学是一次纠偏,从定式教学到不定式教学又是一次纠偏。任何一种教学行为,当其过度发展的时候,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冷静思考:是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作这样的揣度:当初刮起的“磨课”之风,应该是一股清新之风,是对散漫、粗糙的一次纠偏。现今,“裸课”对“磨课”再度纠偏,也就势在必行了。

 

       那么,“裸课”是不是退回到粗糙?显然不是。它是将现行的非常态扳回到常态,将伪饰、表演回归到天然、真实,将虚无的精致纠正为有待完善的平实。

 

     “裸课”是不是不要准备?显然更不是。“裸课”应该是长期准备而临时呈现的课堂。如果说“磨课”是用好几天来准备一堂课,那么“裸课”则是“十年磨一剑”的准备,是“功夫在诗外”的准备,是教师自身素养厚积薄发的磅礴呈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与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功率”。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功率自然也就是学习效率。可见,课堂的丰厚程度、灵动程度、生成程度等无不与教师的自身素养息息相关。所以,十分优秀的教师看似简单地备下课,就能呈现一个精彩的课堂。但别忘了,这个“备课”后面有他永不停歇的积累、沉淀与反思。这个过程可能是十年,也可能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唯有到这一步,一个教师才能真正“裸课”,也才敢“裸课”。

 

       笔者相信:一位拥有极高素养的教师,无论他怎么教都是素质教育;相反,一位自身素养低下的教师,即便运用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完成不了真正的素质教育。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多元、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教学资料越来越富足的今天,我们应该好好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奔跑在各种理念之间,而忘记了奔跑的目的?我们是不是已然产生了对外物的依赖,甚至用外物来取代内在?我们还应该作这样一个设想:假如只给你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简单几分钟的准备后,你敢在内行面前上课吗?

 

     “裸课”是一重教学修养,更是一重教学境界。认识教育规律,真正的课堂,别让伪饰取代真实,别让精致掩蔽粗糙;回归教育原点,作为教师,更为重要的不是“善假于物”,而是“反求诸己”。

(作者: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 廖智慧)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