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育才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校园文学 >

寻找失落的清明情怀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

●李琴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杜牧的一首《清明》让我们感觉到了清明时节的清、冷、凄、悲。今年的清明,因为家隔千里,没有回去扫墓,心中颇感惆怅,有着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也有一种不孝的悲伤,有时候真的点“恨”这个拨动人心弦的节日。而在昆明,清明上坟的习俗也同样在进行,可是清明的文化失落了,一代代的后辈已经不知道清明的真实含义,有的觉得是封建迷信,所以在祖先的墓碑前或者英雄烈士的公墓前有许多大为不敬的行为举止也没有得到大人或老师的制止和指点,大家对于“根”文化的理解也尤其尚浅,所以清明实际上已经没有文化了,此次仅对清明文化和清明情怀作浅层次的探讨。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开篇所引用的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宋代诗人程颢《郊行即事》——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很好地写出了清明时节参与各项活动的快乐心情。下面我介绍几种比较盛行的节日活动: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国家进行节假中改革,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一天假,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视和传承。如果仅有节日的假期而没有节日的文化这是可悲的,因为我们取其末丢其本了,以个人之见,清明节纪念英烈和先人,是对逝者的缅怀和尊重也是也对历史的铭记,它荡涤我们的心灵,告慰祖辈,反思过去,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地好好地生活,为血脉的传承,为人类的未来,为大家,为小家。我们常常说“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而我们又“背叛”了多少次呢?

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自己,就知道宇宙的浩瀚和博大,而每一个人却只有沧海中的一粟,我们没有自高自大自狂的资本,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属于自己的路,珍惜每一天自己的光阴,做最优秀的自己,造福于社会和人类。尤其是作为学校,更加应该重视这些传统节日来历、文化和安排的指导,让我们的文化不在节日中被失落,让我们的节日在文化中度过,过更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