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廖智慧主任开始了三尺讲台的坚守。十四载讲台人生,传道授业解惑,心无旁骛。他的一首小诗可为注脚:“传道决疑同古今,每逢佳节每沉吟。从来俯仰有天地,不计利名师者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十多年的苦心钻研和教学实践使廖主任具备了较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站在讲台上的他,神采奕奕,严谨中不乏轻松幽默,课堂的呈现行如流水,并非只是艺术性地教学,更是在开启智慧。“廖老师的教学内容丰富有效,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对复杂的知识点,他总有办法让我们轻轻松松的掌握。”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高二(1)班的张耀同学向笔者“透露”道。

廖智慧主任正在授课
在廖主任看来,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广博的知识体系,还要深入解读教材,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方向,通过挖掘教材深层资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进行有效教学,这样才有可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做到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学上,廖主任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杜绝 “填鸭式”满堂灌。从近年高考语文试题来看,加强思维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的趋势。针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廖主任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与理念。比如古诗词鉴赏教学,由于学生生活经历少,艺术修养不足,思想认识较肤浅,很难对诗词作深入的领悟,为此,他结合“138”高效课堂模式,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置身诗境,体味诗歌意境,然后再从宏观的角度拉出一条线索来,有点有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通过鼓励学生在感“悟”知识点的同时,拓展思路,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所谓悟,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推断揣摩,去领会意旨,使学生真正处于学习语文的主动地位。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习语文的过程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廖主任说。
任教十四年来,廖主任一直致力于教学研究,努力探寻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不断地在教中研,在研中改。先后多次发表的论文在国家级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多年来,他所带班级一本上线率均30%以上,所教班级高考语文平均分均在115分以上。其中所教学生范云松、吴昊轶、王廷尊等同学分别被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录取。